如何建立一个优秀的社群
有人说,社群就像一张用户的网,当我们在这张网上捕鱼时,一开始可能会捕不到鱼,但不能因此认为这张网没有价值,也许是自己捕鱼的能力不够。要成为一名优秀的社群运营者,甚至组建一支优秀的团队,这才是最关键的。本文作者将分享他和团队从零开始,将一个社群发展壮大至1500+规模的经验和体会,我们可以从中学到运营社群的秘诀。
人不可能孤岛式地生存,总是需要依赖群体。近年来,随着社群经济的兴起,社群自媒体、社群电商等相关概念不断涌现,好像只要与社群有关系,就能快速实现商业化,赚取丰厚的利润。同时,社群的形式也越来越多样化,比如QQ群、微信群、小密圈、微博群、支付宝群、脉脉群……然而,我们现在每天使用的可能只有微信群了。社群经过一段时间的蓬勃发展后,开始逐渐沉淀下来,更深层次的价值逐渐被发掘出来,成为企业重要的流量入口,是企业与用户连接的重要渠道,也是与用户进行持续性交流互动的场所。既然社群对企业如此重要,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建立一个优秀的社群呢?我总结了几个关键词:
克制:张小龙曾提到,微信在商业化道路上一直保持克制,不愿过早或过分地商业化。因此,即使在做朋友圈广告时也非常小心,担心影响用户体验。社群也需要克制,大多数人加入社群最初的目的是希望学到一些东西,这是比较善意的,至少不是为了毁掉社群才加入的。然而,当社群人数增长到一定程度时,有些人开始试图打破现有的规则,比如发广告,甚至有些人加入社群就是为了向别人推销自己的东西。其他人看到后也开始模仿,这就出现了所谓的“破窗理论”。如果不加以引导或制止,最终可能导致劣币越来越多,良币减少,劣币驱逐良币。
减法和聚焦:这两个词经常出现,但我们可以看看自己的微信,相信每个人至少有几十个微信群,但并不是每个群都被充分利用,其中很多只是“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起初我们疯狂地加群,见二维码就扫,遇到群就加入。后来退出一些群可能是因为垃圾信息太多,导致手机变得越来越卡等问题。但事实上,我们对大多数群仍抱有幻想,不舍得退出。如果我们真想运营好一个社群,首先要做的就是清理自己的微信群,退出那些“鸡肋群”,只留下一些对自己真正有用的群。比如我现在微信里只有公司的相关群和几个学习群。这样做的好处是留给自己更多的时间去做有价值的事情,避免这些无效信息占据过多时间和耗费精力。
关注度和美誉度:每个社群都有自己的规则,加入一个社群意味着自愿接受这些规则的约束。然而,进入社群一段时间后,我们开始有意识地试图摆脱这些约束。大家可能注意到,在一些社群中经常会有人发广告或一些无关的链接,群主或其他成员提醒后,他们反而在大家面前“诡辩”。每个人都不是傻子,谁是对谁是错一目了然,尤其是在一些相对专业的中高端社群,这很容易引起反感。你发广告的目的可能是为了增加曝光度,达到宣传自己或卖货的目的。获取关注度本身没错,但在一个不适合的场合发广告,会丧失美誉度,成为负面关注。举个例子,有些明星为了上热搜,不惜爆出一些毁掉自己名誉的事情。这种行为就是亲手葬送自己,NO ZUO NO DIE!
分享和静默:研究发现,通过阅读学习只能记住不超过10%的内容,通过试听结合学习能记住20%,通过示范能记住30%……但是,通过向他人教授能记住高达90%的内容。分享的过程实际上帮助我们消化和加深理解。因此,我建议在社群里经常分享与社群主题相关的观点,无论是自己的还是他人的,都可以激发其他成员一起交流,产生更多的想法。在这个过程中,自己进一步思考推动认知升级,或者他人的观点给自己启发,这是社群带给自己的回报,也是在实践利他思维。当然,社群不可能一直保持活跃状态,也不是每个人都愿意分享,更多人习惯沉默,只是静静地观察。许多社群运营者建议激活这部分人,让社群保持活跃。但我不这么认为,经过长时间的社群运营经验,我认为一个合格的社群应该定期分享,建立长效机制,而不是一味追求活跃度,占用成员过多的时间。除了分享和社群内交流的时间,其他时间社群应该保持静默状态,不要发一些无意义的内容,比如表情、图片、视频等,更不要刷屏。因为大部分社群成员可能没有及时参与群内的分享和讨论,后续回看时,无关信息太多会增加查看难度,影响体验。
所以这就要求社群成员具备一定的自我控制能力。此外,在深夜时最好不要在群里发布内容,以免打扰他人休息,特别是在晚上11点之后,务必保持安静。
一个优秀社群的标准经常有人向我推荐优秀的社群,以前我会这样说:要加入一个与你需求高度匹配的社群,这样才能更加针对性。然而现在,我一定会推荐我们团队自己运营的社群——千禾会。这并不是在做广告,而是在推荐一个我们自己认可的社群。千禾会的主题是专注于社区实践和用户运营,换句话说,它是一个研究企业社区的社群,更加注重实践,强调从实践中总结和完善社区理论等。目前已经有近1500人加入,大家之所以愿意付费,我相信不仅仅是因为它物超所值。更重要的是,千禾会与大多数付费社群完全不同,它真正提供产品和服务,这是所有会员能够实实在在感受到的东西。千禾会最核心的服务有两个模块,第一个是每周定期的导师分享,邀请一些在社区社群实践方面拥有实际经验的行业导师来群里分享,分享后会将课件放到会员后台,这样会员可以反复学习。第二个是社区实践案例分享,这并不是每周都有,而是对一些在用户社区方面表现优秀并取得巨大成就的企业进行研究,解读分析他们的做法,从而给我们一定的启示。其实,只有这两个模块已经足够了,完全超出预期,因为许多会员反馈,刚开始听了一次分享之后,就感觉花的钱非常值。我们还会在群里组织一些学习活动,鼓励那些自制力较差或经常无法抽出时间听课的人,主动去学习千禾会的课程等。此外,群主——小禾老师每天早上会发一些早读材料,当然,这些都与千禾会的主题相关。仅凭这一做法,我认为可以作为千禾会的第三个服务模块。也许有人会认为我太主观了,那么我想问一下:什么是优秀的社群?是会员费必须要高,还是群成员的背景一定要强大?在我看来,所谓优秀的社群,就是要有实际效益。换句话说,如果在社群中,哪怕有一次分享可以让我茅塞顿开、恍然大悟,甚至某个人的某句话、某个词能够给我启发,让我豁然开朗,那就足够了。至少目前来说,千禾会这个社群符合我对优秀社群的所有期望。说到这里,大家可能会发现,我从一开始到现在都是从一个社群成员的角度来谈社群运营,这是否偏离了我们的主题?实际上,在互联网的前半场是争夺流量,而后半场是对用户进行精细化运营。传统企业转型的关键在于从销售商品的思维转变为关注用户的思维,从关注“物”到关注“人”。在未来,用户将成为企业最核心的资产和竞争力。因此,只有从经营商品转变为经营用户关系,才能在市场中取得先机。社群运营说到底就是用户运营。张小龙曾经说过:真正优秀的产品经理,能够瞬间变成一个白痴级用户,成为一个挑剔的白痴用户。乔布斯可能只需要1秒钟,马化腾可能需要5秒钟,而他自己则需要10秒钟。因此,要想真正理解用户,就要学会换位思考。努力让自己变成用户,投身到用户群体中,用心去感受,去观察身边的用户们关注什么、交流什么、对待许多事情的态度是什么。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相信你肯定会成为最懂用户的运营者。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源于第三方作者授权、网友推荐或互联网整理,旨在为广大用户提供学习与参考之用。所有文本和图片版权归原创网站或作者本人所有,其观点并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任何版权侵犯或转载不当之情况,请您通过400-62-96871或关注我们的公众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尽快进行相关处理与修改。感谢您的理解与支持!
请先 登录后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