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小白,如何在年轻人市场站稳脚跟?
江小白是一家以年轻人为目标群体的白酒企业。他们是如何成功进入年轻人市场的呢?让我们来学习一下吧~
前段时间我去江小白考察,问了他们的创始人陶石泉一个问题:年轻人虽然有无限的潜力,但也意味着缺乏经验、成功和财富,他们常常被称为"屌丝"。那么作为一个定位年轻人的品牌,如何避免年轻人带来的负面影响呢?
陶石泉对这个问题思考良久。幸运的是,江小白并没有被贴上低端白酒的标签,反而成为了中国年轻人最流行的时尚酒,甚至在日本和韩国的年轻人中也很受欢迎。
许多品牌都想定位年轻人,但成功的并不多。想要像可口可乐和耐克阿迪那样长盛不衰、赢得一代又一代年轻人的喜爱,有什么秘密呢?怎样才能真正吸引年轻人呢?
首先,从价格来区分是行不通的。价格已经不再是年龄和阶层的标志,除非是奢侈品。如果你认为定一个高价格,年轻人就会觉得你高端了,那就错了。他们可能只会觉得你土,是上一代人的产品。为了追求逼格而提高价格的尝试在国内的饮品企业中多次失败。
其次,从阶层上来定位年轻人也不现实。年轻人对于阶层感既渴望又恐惧,他们追求的是个性和自由,并非攀附某一个阶层。
再次,从市场层级来定位年轻人也不可行。以前,只要是北上广深大城市的品牌,年轻人就会热衷。但现在情况已经改变了,一个品牌在王府井西单开店并不代表它是潮流品牌,而二三线城市也有很多网红店。江小白来自重庆,却被认为是年轻潮流品牌的代表。
因此,陶石泉认为一个品牌能否吸引年轻人,关键在于精神上的共鸣,而不是在价格、包装、阶层等方面的定位。
江小白的包装非常简单,与传统白酒企业走的完全不同的路线。他们不追求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央视宣传片,而是用年轻人的语言表达年轻人的心思。同时,他们也参与年轻人喜欢的活动,比如中国有嘻哈和青年音乐节。
此外,江小白对于青春的定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陶石泉的做法是用十年的时间去尝试打造一款年轻人喜欢的好酒。虽然十年后,第一批江小白的用户可能已经老了,但这正是陶石泉的经营哲学。
年轻人追求快速、酷炫,但作为一个定位年轻人的品牌,江小白却选择慢慢来。举个例子,江小白成立的第二年就在全国火遍了,当时很多加盟商想要代理江小白。但他们婉拒了大部分加盟商的请求,只在重庆周边的城市开展业务。原因很简单,当时的江小白还很小,服务和团队都不够强大,如果冒然让加盟商进来,万一亏损了就对不起加盟商。况且当时重庆本地的加盟商也还没有实现盈利。尽管名声在外,但市场扩散并不适合他们。
而现在的互联网品牌则希望一年开遍全国,比如瑞幸咖啡,他们希望通过免费赠送的方式在全国开分店。但是,年轻人真的喜欢他们吗?陶石泉认为,基于文化代际差异化经营,这是有巨大潜力的,可以展开一场新品牌运动,但这需要时间。
消费品公司应该是慢公司,而不是快公司或大公司。好和久才是公司的本质。为什么快消品公司要慢呢?
首先,只有新公司和新团队才能做好新品牌运动,他们没有学习对象,需要自己进行全面而立体的创新。当你决定定位年轻群体时,就决定了你要完全打破传统酒企的运营逻辑,重新建立一套新的逻辑,涉及产品、渠道、推广、价格等方面的全面创新。因此,江小白几乎全是新人,除了品酒师和酿酒师需要有经验的行业从业者外,推广和渠道都是新人。他们推崇小材大用,给予机会并等待他们成长。
其次,成长的量级和数量级是不同的。当你扩大规模时,所需要的能量不是简单的叠加,而是几倍的增加。因此,要做好定位年轻人的公司,并不是一两年就能搞定的,需要十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确保根基稳固。
那么江小白的下一步方向是什么呢?江小白注重用户互动,但并没有进行粉丝营销。要做好粉丝营销,需要与用户建立连接、在线交流和深度挖掘用户价值。除此之外,江小白还将继续成为一家重公司,包括市场与销售、现代物流和电子商务。他们还在进行生态农业,种植高粱,以及在全世界各地开设小酒馆快闪店,这些都属于品牌传播的一部分。
江小白非常重视品牌,因为品牌能解决控制权的问题。尽管渠道的生动化可能会削弱品牌的价值,但品牌商仍然需要坚持自己的产品开发和传播能力。只有在巷战和空战中都能取得胜利,才能走得更远。
陶石泉坚决不会让江小白成为一家轻资产公司,因为轻资产公司无法做好制造业。在制造业下滑的时候,江小白反而逆势增长。
通过这次对江小白的探访,我深受触动。尽管他们的规模远不及茅台和五粮液,但他们的做法成为了行业的新势力,代表了一种新趋势。他们每年的增长都在百分之百左右,而在制造业下滑的时候,他们却逆势增长。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源于第三方作者授权、网友推荐或互联网整理,旨在为广大用户提供学习与参考之用。所有文本和图片版权归原创网站或作者本人所有,其观点并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任何版权侵犯或转载不当之情况,请您通过400-62-96871或关注我们的公众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尽快进行相关处理与修改。感谢您的理解与支持!
请先 登录后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