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季营销盘点:品牌玩转趣味营销
今年的开学季,许多品牌都推出了巧妙的借势营销,下面我们将逐一介绍其中的亮点。
京东电脑数码推出了三部曲的开学季营销活动,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玩校”活动。在这个活动中,京东将数字产品的特点与六大专业相结合,以吸引年轻的受众。这是一个非常有创意的促销活动,利用谐音梗和网络梗圈粉了年轻的用户。虽然这是一个沙雕广告,但是其中也巧妙地融入了产品的利益点,达到了卖货的目的。此外,这种趣味性打广告的方式,也符合京东数码一直强调的“JUST PLAY,玩所未玩”的品牌理念。
另一个京东电脑数码的营销活动是《如果文具会说话》。在这个广告中,文具玩具被赋予了生命,它们像戏精一样出现在画面中。这个广告最大的看点在于金句文案频出,不仅赋予文具俏皮的色彩,还巧妙地融入了产品的卖点和人生哲学,深入人心,广受传播。
京东电脑数码的第三个活动是《开学装备指南》。在这个活动中,京东将产品融入游戏的相关信息,吸引大学生群体。同时,广告中还融入了一些网络流行语,更能直击大学生群体的嗨点。这个活动是一个非常成功的营销案例,帮助学生党缓解了开学焦虑。
晨光的开学季营销活动也非常出色。他们推出了三个小剧场的广告,以“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宇宙”为主题,为我们解锁了开学时的三个指南。这些广告的制作非常精良,通过深刻洞察学生新学期的心理活动,巧妙地将产品的利益点和盘托出,达到了很好的宣传效果。
晨光开学季跨界营销,给学生们带来了不少有趣的活动和产品。以下是晨光开学季活动的盘点。
新学期即将开始,晨光推出了“先干为净”系列产品,以幽默有趣的方式宣传产品的特点,让学生们在面对繁重的作业时也能轻松愉悦地完成任务。
“装备齐全”也是新学期的必备准备,晨光推出了“你想要的文具我都有”的广告,让人们想起了自己的学生时代,引起了共鸣。通过有趣的教室场景和不同类型的同学,产品的植入也非常自然和巧妙。
晨光还推出了一支开学超燃大片《我们的征途是星辰宇宙》,将梦想比作星辰宇宙,鼓励学生们在追梦的过程中勇往直前,克服困难。这波励志文案非常热血,很容易激发学生们的向上心。
除了上述活动外,晨光还与卫龙联合推出了“开学补作业套餐”,让学生们在补作业时也能感受到一些乐趣。这种跨界的营销方式非常有趣,而且很受学生们的欢迎。
总之,晨光在今年的开学季活动中,不仅推出了一系列有趣的产品和活动,而且还注重了品牌的精神和文化的传播。这些活动不仅能够满足学生们的需求,同时也能够激发他们的向上心和探索精神。
开学季营销盘点:如何在广告中道出学生的痛点
最近,各大品牌纷纷推出了各种针对开学季的广告和活动。这些广告除了展示品牌的形象和产品特性外,更重要的是能够准确地抓住学生的痛点和需求。
晨光 X 宝洁:联名款产品打响开学发光预备战
为迎合开学季,晨光与宝洁跨界合作推出了一系列联名款产品,如无屑橡皮、恋恋纯白笔记本、护舒宝少女便利贴等,并制作了一系列海报。每一款联名产品结合了两个品牌的产品特性,例如与海飞丝联名的无屑橡皮,“去屑”的产品利益点与“橡皮”的功能很好契合在了一起。海报文案也很好地结合了两者的共性,再配合海报上将产品拟人化的形象,非常萌趣,文案朗朗上口便于传播。
宝洁:一起夺回未来
与其他开学季广告片不同,宝洁则发布了一支开学灾难大片,以科幻片的形式表现了开学后学生们即将面临考试、考研等各种压力。从短片中我们可以看到:宝洁将开学比拟成了一场世界末日,神秘生物入侵,而产品则是化身拯救世界的神器,从而进行有效植入。这样的广告形式不仅让人印象深刻,而且能够让学生们感受到品牌对他们的关心和支持。
总的来说,这些广告都准确地抓住了学生的痛点和需求,并通过各种创意的方式将产品和品牌形象进行有效植入,达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本文介绍了三个品牌在开学季推出的营销活动。宜家的广告通过幽默的手法展现了父母在孩子离家后的自我放飞;网易有道则借助草蜢的经典歌曲《失恋阵线联盟》改编成《开学家长联盟》,让人联想到当代父母带娃的现状;聚划算则推出了跨界彩妆礼盒,将文具与彩妆完美结合起来,给年轻人带来新奇的消费体验。
特别是聚划算这次的营销活动,将彩妆注入文化符号,不仅创意十足,还让用户感受到一种精神,有颜更有才,这才是每个人青春该有的记忆。同时,在开学借势下,聚划算选择将目光锁定年轻一代消费群体,推出了两款跨界彩妆礼盒,给年轻人带来新奇的消费体验。
宜家的广告则从父母的角度,向我们传达了在没有孩子的陪伴下,父母也可以自己“专注生活”,并以此表达了“没有人打扰的生活,更加漂亮”的品牌理念。
至于网易有道,他们选择以歌曲改编的形式打造这支借势广告,关键是选择的这首歌曾经是多少人传唱的经典,不仅引起一波回忆杀,改编的歌词也十分押韵毫无违和感,配合魔性复古沙雕画面,让这支广告对受众不洗脑都不行了。
经过本次的盘点,我们发现京东和晨光在这个开学季的营销活动中表现突出。他们充分准备,充满创意。对于这些营销案例,我们想了解你更倾向于哪一个品牌的创意?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源于第三方作者授权、网友推荐或互联网整理,旨在为广大用户提供学习与参考之用。所有文本和图片版权归原创网站或作者本人所有,其观点并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任何版权侵犯或转载不当之情况,请您通过400-62-96871或关注我们的公众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尽快进行相关处理与修改。感谢您的理解与支持!
请先 登录后发表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