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心广告的核心:共鸣和沟通
所有的广告都是建立在共鸣的基础上的,这是沟通的核心要素。你是否也有这样的感觉:很多广告试图用你熟悉的词汇来与你对话,企图融入你的圈子,但在一半的时候你发现,它根本不了解你。有时候品牌发布了一条感动人心的广告,你觉得还不错,但随后他们却不停地复制这些形式和套路,让你感到厌烦,一点点好感也消失殆尽。你是否也烦恼于朋友圈中铺天盖地的标题党,标榜自己的广告是多么走心,以至于你对走心这个词免疫了。
很早以前,走心还是一个褒义词。许多品牌通过走心广告让消费者熟知和喜爱。我曾经在知乎上被邀请回答:“什么是走心广告?如何写走心的文案?”但从某个时候开始,我们常常受到甲方的质疑:“这些走心文案真的有用吗?”在消费者变得越来越具象的社交时代,我们也总是听到年轻一代对那些泛滥成灾的催泪弹、感情牌的质疑声。
因此,今天我们来严肃地讨论一下:走心广告到底还有没有用。
走心不是必选项,如果你有强大的独特卖点,请大胆说出来
广告的本质是传递信息。如果你有一个产品,希望更多的人来购买,所以你花钱在媒体上打广告,让更多的人知道你的产品。你看,这个目的和走心与否没有任何关系,没有人要求广告必须走心。
那么,什么才是最好的竞争策略呢?就是能够提供与其他人不同的价值。比如,你通过渠道优势、技术优势或规模优势,使产品的成本比竞争对手低一半。这时候,你的广告只需要大胆地宣传价格,不管你在哪个行业,不到半年的时间你就能击败大部分竞争对手,成为行业的领导者。
为什么大家都没有这么做呢?因为创新是最难的事情。你去超市随便逛一逛,有多少产品不是雷同的?很多公司的成立本质上就是全盘抄袭别人的成功模式。这也是为什么在中国,只要一条街上有一家饭店赚钱,不到半年就会开满各种饭店。
所以,如果你是甲方,首先要思考的是你的产品提供了什么差异化的价值,你的企业是否有核心竞争力;如果你是广告人,首先要思考的是如何帮助甲方在定位层面建立产品的竞争优势。如果这些都没有,那广告走不走心也基本上没有什么意义,你见过哪个产品的成功完全是因为广告呢?
走心广告与尬广告不是同一种广告
当你的产品真的没有太大的差异时,把广告做得走心一点是最佳选择。我在之前的文章中提到过一个观点:品牌的核心作用是溢价。
溢价的根本是什么呢?我认为是人格化。因为人们更容易与人建立情感联系,产生偏好和依赖,而不是对于某个冰冷的产品和机构。所以品牌化本质上就是人格化。
这就是走心的价值:走心是建立品牌人格化最容易的方式。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很多催泪广告能让人泪流满面,而许多尴尬的广告却让人感到不舒服。真正的走心广告和伪走心广告从根本上就不是一种广告。
好的走心广告懂得,沟通的目的是产生认同,从而建立情感联系。所以在创作广告之前,他们会认真地了解你,知道要跟你说什么才是你愿意听的,这是对朋友最基本的尊重。当他们了解你之后,一定会避开所有让你讨厌的东西。所以他们会选择恰当的方式和你沟通,而不是将消费者当傻子,全程提醒你:你看,这就是你内心最柔软的地方,我了解你吗?感动你吗?让你流泪吗?当然,他们也不会矫情。毕竟,谁愿意和一个不成熟的人做朋友呢?
懂和尊重,这是走心与否的根本差别。
如何做出走心广告
走心广告可以分为三个层次:讨好、共鸣、引领。
讨好是走心广告的最底层。我曾经用一个词来形容这种广告:恶毒的赞美你的消费者。这种广告在市面上很常见,但是需要避免在门外鼓掌,否则消费者永远不会把你当成自己人。
共鸣是绝大部分走心广告追求的目标。如何创作能够让人共鸣的广告呢?我曾经引用过一个揽胜广告的例子,可以窥见创作背后的逻辑:“我爸非要把我每天坐的城铁说成是火车,跟他说不清,还好我妈明白。”也许你和你爸没有争论地铁到底是地铁还是火车,但这种信息不对称的现象,你们在其他地方一定经历过。所以这个广告通过引发你的先验,唤起其他人的共鸣和认同。
这也能解释为什么《三分钟》《一个桶》《谁是佩奇》《总有人偷偷爱你》这些广告的情节你可能一个都没经历过,但它们却能打动你。
引领是我认为所有走心广告中最厉害的一种。甚至所有伟大的品牌都是通过这种方式创造出来的。比如香烟中的万宝路、饮料中的可口可乐、服装中的耐克,以及最近流行的国潮。他们通过各种走心的形式与你沟通,塑造你向往的生活,最终让品牌成为千万人朝拜的神坛。态度是最高级别的走心。
就文案而言,曾经证明自己地位的哲思文案中兴百货就是最好的例子。
最后,总结一下:
并不是所有产品都适合用走心煽情的广告来与消费者沟通,如果你有不可替代的核心竞争力,这将是更高效的方式。
走心广告是建立品牌人格的最佳方法,但一定要把握好尺度,稍不注意可能会带来适得其反的效果。了解你的消费者,并尊重他们,最重要的是别让人烦。
所有的走心广告都是建立在共鸣的基础上的,这是沟通的核心。无论你希望给消费者讲述一个悲剧还是喜剧,或者成为他们的偶像,都应该试着站在他们的立场进行消费场景化思考,从而构建创意内容,而不是站在产品和销售的立场去创作。这是衡量所有广告好坏的核心。以上,希望对你有帮助。
免责声明:本内容来源于第三方作者授权、网友推荐或互联网整理,旨在为广大用户提供学习与参考之用。所有文本和图片版权归原创网站或作者本人所有,其观点并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任何版权侵犯或转载不当之情况,请您通过400-62-96871或关注我们的公众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尽快进行相关处理与修改。感谢您的理解与支持!
请先 登录后发表评论 ~